91超碰国产在线刺激|日本不卡视频一区|久草欧美成人日韩视频专区|亚洲欧美日韩理论系列

天星糧機20年專注糧油機械研發(fā)生產(chǎn),國家高新技術(shù)企業(yè)。
技術(shù)知識
您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> 新聞動態(tài) >>  技術(shù)知識
杜仲籽浸出取油條件及籽油與仁油品質(zhì)比較研究

  杜仲是我國特有的單科、單屬、單種植物,又名絲連木、絲棉皮、思仲、膠樹等[1],在我國被廣泛種植,自然中心在中部地區(qū),國外僅有少量的栽培。目前我國杜仲栽培面積已發(fā)展到35 hm2,占世界杜仲總量的99% 以上。

  杜仲翅果富含油脂,且油脂中富含α-亞麻酸,是一種優(yōu)質(zhì)的木本油料資源,衛(wèi)生部200912號公告將杜仲籽油確定為新資源食品。杜仲翅果為棕黃色,狹長橢圓形,扁而薄,梭子形狀,線形長3039 mm,寬813 mm,中間部位的種殼內(nèi)有1粒種仁,種殼的周圍有薄翅。種殼由纖維素、木質(zhì)素和細絲狀的杜仲膠組成。種殼含膠可高達17%(杜仲整籽含膠達12%)。杜仲膠的分子式結(jié)構(gòu)為反式-聚異戊二烯,具有獨特的()-()二重性,是十分珍貴的優(yōu)質(zhì)天然橡膠資源。但杜仲翅果種殼中密布的膠絲使得杜仲籽剝殼取仁榨油非常困難。如果將杜仲翅果直接粉碎后用正己烷、石油醚等溶劑浸出取油,由于溶劑對種殼中杜仲膠的溶脹作用,給浸出工藝帶來困難,且浸出毛油中含有大量的杜仲膠。為此,杜仲籽和杜仲籽仁制取食用油受到很大限制。國內(nèi)外對杜仲翅果浸出取油和油中杜仲膠脫除的研究報道很少。本研究首先對杜仲翅果粉碎,篩選除去一部分成絮團狀的杜仲翅果殼,以降低杜仲膠含量、提高含油率,再對這種預(yù)處理物料進行溶劑浸出取油,并對浸出混合油進行冷凍脫杜仲膠,脫除溶劑后得到杜仲籽油。將所得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進行檢測及對比分析,研究溶劑浸出和冷凍脫杜仲膠對杜仲籽油品質(zhì)的影響。目的是為杜仲籽油生產(chǎn)工藝技術(shù)的開發(fā)應(yīng)用提供支持。

  實驗方法

1. 原料的脫殼預(yù)處理

  將杜仲翅果粉碎過4 mm分樣篩,篩上物再重復(fù)粉碎過2 mm分樣篩,篩上物為成絮團狀的杜仲翅果殼,篩下物為提取油脂的物料。

2. 預(yù)處理物料浸出取油及溶劑優(yōu)選

  溶劑的優(yōu)選:選取不同的溶劑分別對脫殼預(yù)處理物料進行浸出取油,對浸出混合油進行抽濾。若抽濾時有物料堵塞濾紙,則認為浸出混合油中溶脹有杜仲膠。浸出混合油經(jīng)冷凍、離心分離去除杜仲膠,旋蒸,除去溶劑得到杜仲籽油。若混合油抽濾順暢,則認為這種溶劑對杜仲膠沒有或很少有溶脹作用,浸出混合油直接旋蒸脫溶即得杜仲籽油。

  正己烷浸出取油及脫杜仲膠:稱取杜仲籽脫殼預(yù)處理后的物料,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溶劑浸出取油,將浸出混合油在-20 ℃冷凍1 h,離心分離出的杜仲膠烘干后稱重,計算出膠率;浸出混合油旋蒸脫溶后得到杜仲籽油,稱重并計算出油率。

  出油率=提取油脂質(zhì)量/浸提物料質(zhì)量×100%

  出膠率=提取杜仲膠質(zhì)量/浸提物料質(zhì)量×100%

3. 杜仲籽仁的浸出取油

  手工剝殼得到較為純凈的杜仲籽仁,粉碎, 乙醚為溶劑,索氏抽提裝置抽提8 h,旋轉(zhuǎn)蒸發(fā)除去乙醚直至恒重,3 000 r/min離心5 min去除雜質(zhì),得到杜仲籽仁油。

4.杜仲膠含量測定

  將杜仲翅果粉碎后用石油醚(6090 ℃沸程)多次回流浸出,浸出液旋蒸脫溶后得到杜仲膠粗品,再經(jīng)丙酮回流純化后得到杜仲膠純品,用鉻酸氧化法測杜仲膠含量。

5.杜仲籽油和杜仲籽仁油中維生素E組分含量測定

  維生素E含量測定參照GB/T 26635—2011《動植物油脂 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》及文獻。

  色譜條件:Waters 2475熒光檢測器;大連依利特NH2(250 mm×4.6 mm,5 μm);流動相流速0.8 mL/min;柱溫40 ℃;激發(fā)波長298 nm;發(fā)射波長325 nm。

6.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中去甲基甾醇含量的測定

  參照COI/T.20/Doc.no.10《氣相色譜法測定甾醇組成及甾醇含量》及文獻,采用內(nèi)標法計算樣品中去甲基甾醇的含量,總?cè)ゼ谆薮嫉暮繛閹追N單一去甲基甾醇含量之和。

結(jié)果與討論

1.杜仲翅果及預(yù)處理物料的組成分析

  對杜仲翅果及脫殼預(yù)處理物料進行主要組分含量測定,

  從實驗中可以看出,對杜仲翅果經(jīng)粉碎并脫除一部分翅殼后,含仁率提高18.1個百分點,含油率提高7.5個百分點,杜仲膠含量降低9.0個百分點,這對提高浸出取油出油率及降低油脂中杜仲膠含量都是非常有利的。翅果殼中殘留有少量籽仁,但富集了大量的杜仲膠,可作為提取杜仲膠的優(yōu)良原料。

2. 杜仲籽浸出取油溶劑的優(yōu)選

  經(jīng)過粉碎脫殼預(yù)處理的物料中仍然含有杜仲膠,為減少浸出取油時溶劑對杜仲膠的溶脹作用,需要對浸提溶劑進行優(yōu)選。石油醚、正己烷、無水乙醇、丙酮對杜仲籽油浸出和杜仲膠提取的影響。

  不同溶劑浸出所得杜仲籽油出油率及感官分析

  溶劑出油率/%是否溶脹杜仲膠油脂性狀

  石油醚11.35是金黃色,較清澈

  正己烷13.14是金黃色,清澈

  無水乙醇2.48否墨綠色、流動性差

  丙酮8.65否深墨綠色、渾濁

  無水乙醇和丙酮作為溶劑浸出時,雖然油中不含杜仲膠,但出油率較低,對色素溶解能力較強,導(dǎo)致油的色澤呈很深的墨綠色。正己烷和石油醚浸出油中杜仲膠含量均較高,但考慮正己烷比石油醚的出油率高,因此優(yōu)選正己烷為浸出溶劑。

3.杜仲籽油浸出單因素實驗

3.1 浸出時間對杜仲籽油浸出效果的影響

  選取料液比1∶ 8,浸出溫度45 ℃,浸出次數(shù)1次,考察不同浸出時間(5、10、15、2025 min)對物料出油率和出膠率的影響。

  浸出時間超過15 min后,出油率隨浸出時間的延長不再增加,原因可能是15 min之后隨大量杜仲膠的溶出影響了對油脂的浸出。出膠率則隨浸出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大,尤其超過20 min后,溶劑對杜仲膠的溶解明顯增大,這可能是因為隨浸出時間延長正己烷大量滲透到杜仲膠的晶格內(nèi),破壞晶格使之潤脹、溶解[8]。綜合考慮出油率和出膠率,浸出時間選15 min為宜。

3.2 浸出溫度對杜仲籽油浸出效果的影響

  選取料液比1∶ 8,浸出時間15 min,浸出次數(shù)1次,考察不同浸出溫度(2535、4555、65 ℃)對物料出油率和出膠率的影響。

浸出溫度對出油率和出膠率的影響顯著。從2555 ℃,隨浸出溫度升高出油率明顯升高,超過55 ℃之后出油率有所降低,這可能是隨杜仲膠溶脹作用的增強吸附了更多的油脂,導(dǎo)致出油率的下降。而出膠率則隨浸出溫度升高持續(xù)增大,這可能是因為隨著浸出溫度的升高,增加了分子之間的擴散作用,即浸出溶劑更易進入杜仲膠內(nèi)破壞其晶格,使之溶脹并被提取。綜合考慮出油率和出膠率,選取浸出溫度55 ℃為宜。

3.3 料液比對杜仲籽油浸出效果的影響

  選取浸出溫度55 ℃,浸出時間15 min,浸出次數(shù)1次,考察不同料液比對物料出油率和出膠率的影響

  隨著料液比的增加,出油率不斷增加,這是因為隨著料液比的增加,浸出濃度梯度和滲透壓增大,油脂更容易被萃取出來,料液比 1∶ 14 時達到出油率的******值16.45%,此后出油率基本保持不變。由圖3還可以看出,隨著料液比的增大,出膠率總體呈現(xiàn)略微下降的趨勢,可能是因為由于提出液較多,冷凍使浸出混合油所接觸的容器面積大,膠絲析出時粘在容器壁上損失的多,導(dǎo)致所測得的出膠率略微下降。綜合考慮出油率和出膠率,選取料液比1∶ 14為宜。

3.4 浸出次數(shù)對杜仲籽油浸出效果的影響

  選取浸出溫度55 ℃,浸出時間15 min,料液比1∶ 14,考察不同浸出次數(shù)(12、3、45)對物料出油率和出膠率的影響

  在浸出次數(shù)為4次時,出油率和出膠率均達到最高,分別為18.71%1.42%,之后再增加浸出次數(shù),出油率和出膠率不再增加甚至有所降低??紤]到溶劑用量和出油率、出膠率的綜合效果,浸出次數(shù)選取3次為宜。

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的理化指標對比分析

  對本實驗所得杜仲籽油的主要指標進行測定,并與杜仲籽仁油的指標進行對比分析

 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的折光指數(shù)和相對密度相差不大,杜仲籽油的酸值(KOH)和過氧化值明顯高于杜仲籽仁油(分別為41 mg/g5.3 mmol/kg0.8 mg/g、2.6 mmol/kg),這可能是因為杜仲籽油不飽和程度高,用于浸提杜仲籽油的預(yù)處理物料的水分含量高,在機械化的粉碎篩分等工序過程中與空氣接觸時間更長,所以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相比,更容易氧化酸敗。杜仲籽油的不皂化物含量為2.37%,明顯高于杜仲籽仁油的不皂化物含量(0.87%)。實驗中還發(fā)現(xiàn),杜仲籽仁油冷凍試驗合格,其皂化液加水后溶液是澄清的,而杜仲籽油冷凍試驗不合格,其皂化液加水變渾濁,肉眼可見白色絮狀物,這是否因其中殘留少量杜仲膠所致,需要進一步的驗證和研究。

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的脂肪酸組成對比分析

  杜仲籽油中主要含有α-亞麻酸、油酸、亞油酸、棕櫚酸、硬脂酸。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總量89.65%,α-亞麻酸含量為58.74%,含量極為豐富,與亞麻籽油中α-亞麻酸含量(39%62%)相當(dāng)[16]。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的脂肪酸組成相差不大,說明浸出混合油經(jīng)冷凍脫除杜仲膠對油脂的脂肪酸組成沒有明顯影響。

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微量成分對比分析

杜仲籽油和杜仲籽仁油中的維生素E含量很高,分別為1 081.4、1 108.2 mg/kg,且最主要組分均為γ-TPδ-TP(兩組分之和占維生素E總量的95.54%、95.83%)。杜仲籽油和杜仲籽仁油中甾醇含量分別為4 532.3、4 688.0 mg/kg,主要為β-谷甾醇和菜油甾醇,β-谷甾醇占甾醇總量的8874%、88.63%。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的磷脂含量分別為0.464%0.689%。

  結(jié)

  對杜仲翅果進行粉碎、篩選脫除部分翅殼,可以明顯提高物料的含油量、降低杜仲膠含量。選用正己烷為溶劑,對該物料進行浸出取油,在浸出時間15 min、浸出溫度55 ℃、料液比1∶ 16、浸出次數(shù)4次的******條件下,出油率為18.60%,出膠率為1.34%。對杜仲籽油與杜仲籽仁油的品質(zhì)進行對比分析,結(jié)果表明,杜仲籽油的酸值和過氧化值均高于杜仲籽仁油,不皂化物含量也明顯高于杜仲籽仁油。杜仲籽油和杜仲籽仁油的脂肪酸組成、維生素E、甾醇和磷脂含量相差不大,對杜仲籽浸出混合油進行冷凍后再經(jīng)離心分離可將杜仲籽油中的杜仲膠基本去除。采用杜仲籽粉碎脫殼預(yù)處理后再浸出取油的工藝技術(shù)是可行的。



中國油脂網(wǎng)